怡保新街场一条沉寂已久的百年陋巷,近来吸引了不少游人来寻幽探秘。就在近打河畔,位于休罗街 Jalan Sultan Iskandar 及和谦街 Jalan Masjib 之间的后巷,因墙上画上多幅壁画成了新的旅游焦点。
【渔民与稻农相见欢】
这里的壁画和怡保这座城市的生活息息相关。壁画家赖伟权用绘画记载着怡保山城先辈们主要的经济活动,如採锡、洗琉瑯、割树胶、捕鱼、种稻、放牛、制陶等。
怡保新街场一条沉寂已久的百年陋巷,近来吸引了不少游人来寻幽探秘。就在近打河畔,位于休罗街 Jalan Sultan Iskandar 及和谦街 Jalan Masjib 之间的后巷,因墙上画上多幅壁画成了新的旅游焦点。
【渔民与稻农相见欢】
这里的壁画和怡保这座城市的生活息息相关。壁画家赖伟权用绘画记载着怡保山城先辈们主要的经济活动,如採锡、洗琉瑯、割树胶、捕鱼、种稻、放牛、制陶等。
黄昏时刻,我们走在休罗街上,遇见了一排颜色鲜艳的老店屋。仔细一看,一共七间店屋外墙分別漆上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彩,正好是彩虹的颜色。这里便是新街场著名的老店新装"彩虹老店舖"。
彩虹老店舖
近打河畔休罗桥旁,耸立着一间美轮美奂具有百年历史的伊斯兰教堂 Masjid Panglima Kinta。这座回教堂建于1898年,是 Dato' Panglima Kinta Muhammad Yusuff 为了纪念他当年过逝的妻子所建的。
Panglima Kinta 在当时霹靂近打河流域的辉煌年代,是一位权位极高、富可敌国的苏门答腊后裔,被后世誉为 " Lord of Kinta " 。Muhammad Yusuff 据说和霹靂王朝的 Sultan Mansur Shah 有姻亲关係,并且掌握了近打河流域錫矿的开采权,和英国殖民地政府打交道,从中国引入了大量移民採錫,为怡保市的开垦与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也使他成为富 可敌国的一方权贵。
Masjid Panglima Kinta,白墙蓝边,两座光塔及圆顶镀上金边,十分具有特色。
走过休罗街的五脚基,不经意发现脚下 Terrazzo 地砖的"金鱼商标",原来经历百年兴衰的老字号 "万春堂" 便在休罗街上。这个金鱼标是万春堂的商标,自己研制各种古方膏、丹、丸、散、油等都用这一商标售卖,曾经闻名一时。
金鱼商标
我们住的旅店旁边,有一座设计精美的 Sultan Iskandar 桥,跨越近打河,连接怡保新街场和旧街场。
Sultan Iskandar 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