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吉兰丹美食 (1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曾经是老师的老板哈兹阿都阿米,在吉兰丹哥打巴鲁手工艺村(Kampung Kraftangan),开设了一间 Nasi Ulam Cigku 餐厅,售卖吉兰丹 Nasi Ulam。传统的 Nasi Ulam 以白米饭为主食,Ulam 为配菜,即各种生吃的蔬菜,是低热量又健康的传统美食。
Nasi Ulam Cigku餐厅 @ Kampung Kraftangan
我们去到 Kampung Kraftangan 的时候,正好是中午时分,许多食客正在 Nasi Ulam Cigku 餐厅用餐,桌上摆着新鲜未煮的黄瓜、臭豆、羊角豆、长豆、蕨菜、崩大碗、艾叶、山蒌叶、沙姜叶、痳疯柑叶、九层塔等等绿色蔬菜。如果只是生菜配米饭,想一想也生涩得难以下嚥,其实他们是先沾上特殊发酵的 Budu (发酵鱼酱)及 Tempoyak (发酵的榴莲酱)來吃。Budu 就是 Pekasam(腌渍生鱼)的其中一种,可以说是东海岸式的鱼露吧;Tempoyak 则是以熟透的榴梿肉加上食盐和砂糖发酵而成,味道酸酸咸咸的榴梿糕。
Budu 及 Tempoyak 等酱
文章標籤

风城浪子悠游天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乍看吉兰丹这一道出名的饭食的名字,还真令人提不起食慾,"冷水饭"有什么好吃的?但这可能是全吉兰丹最火热最具有地标性的早餐美食,听说甚至每天运送至雪兰莪州及霹靂州售卖,即使在哥打巴鲁,一个早上也可卖出上万包。这也是 Kopitiam Kita 店里最畅销的包饭,所以它的标示牌子最大,但它的出产地却不是在哥打巴鲁。
哥打巴鲁 Kopitiam Kita 售卖的饭食,Nasi Air Dingin 的标示牌最大
         Nasi Air Dingin 完整的称呼应是 Nasi Berlauk Air Dingin。Nasi Berlauk 也就是加了配菜的饭,一般加上咖哩鸡或咖哩鱼; Air Dingin 其实是位于道北 Tumpat 的一个小乡村的名字,就译成"冷水村"吧,因为冷水村里的咖哩饭太过出名,便简称为 Nasi Air Dingin。"冷水饭"这样的谬误大概是不明就理的外地人才会产生的误解吧。所以"冷水饭"吃在口里是温热的,不是冷冰冰的。
        正因为它的名气太大,食客期望过高,吃过之后,难免会有名过其实的感觉,或者认为没什么特別嘛。顾名思义,Nasi Berlauk 本來便是极普通的饭配菜,任何形式的饭菜配都可以称之为 Nasi Berlauk。冷水村的 Nasi Berlauk 也只是白米饭配上咖哩鱼 ( Ikan Tonggol ) 或咖哩鸡,是寻常老百姓到处都可以吃到的家乡饭。
文章標籤

风城浪子悠游天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面介绍了这么多吉兰丹不同种类的道地米饭美食,可见丹州人是如何热愛饭食,为了准备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他们收寻多种食材,烹调米饭更是下了非一般的功夫。在这里介绍另外一道更为独特的米饭美食 Laksam,对!是 Laksam,不是 Laksa。
吉兰丹 Siti Khadijah Market 二楼美食中心 的 Laksam
         Laksam 已脫离了原有米饭的形式,升华成为米糕卷条成品。它像华人常吃的猪肠粉,加上切碎的 Ulam(如豆芽、黃瓜、长豆、Daun kesum等),淋上类似东海岸式 Laksa 特殊浆汁,便是脫胎自米饭形式的美食 Laksam。
         制作 Laksam 米卷材料及方式与华人的猪肠粉差不了多少。把稻米磨成米浆,掺入薯粉,倒入平底锅中隔水蒸熟,米浆蒸熟形成一层白色的米糕,然后卷成肠条状备用,要吃的时候,把 Laksam 剪或切成一段段,加上配料及汤汁便可以上桌。相对而,Laksam 米卷比较厚实,华人猪肠粉则比较薄滑细致。
文章標籤

风城浪子悠游天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asi Kerabu 是半岛东海岸 (尤其是吉兰丹及登嘉楼州) 的特色美食,独特的蓝色米饭是 Nasi Kerabu 的印记。"Kerabu" 的字意是指生鲜混杂的蔬菜及草药,即是蔬菜Salad,这点听起來就像先前介绍过的 Khao Jam 一样,它也和流行于西北马的 Nasi Ulam 相似。估计 Nasi Kerabu 及 Nasi Ulam 都源自于 Khao Jam,融入了当地的马來饮食文化时,在半岛东海岸形成蓝色的 Nasi Kerabu ,到了西北马则形成 Nasi Ulam。更广义的 Nasi Kerabu 则不限于蓝色的米饭,白饭、黄姜饭,甚至黑色的米饭都有,只要配有蔬菜Salad形式的即可,于是又有了 Nasi Kerabu Biru、 Nasi Kerabu Putih、 Nasi Kerabu Kuning、 Nasi Kerabu Hitam等的不同。

吉兰丹 Kopitiam Kita 打包的 Nasi Kerabu
文章標籤

风城浪子悠游天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还未亮,小小阳儿还在睡,我们便到这间网友推荐非食不可的 Kopitam Kita,这是当地人最喜欢去吃早点的地方。
    老板是位华人,并不是有什么独门秘方或是廚艺高超來烹煮美食,但 Kopitiam Kita 却是门庭若市、生意火红,一般市民乃至达官贵人、明星天王都亲临小店用餐。
    有相片为证,位尊至国家之首的首相大人 - 阿都拉巴达威也曾到此用餐。听说老板最感骄傲的是马來歌唱天后拿督 Siti Nurhaliza 吃过这里的美食之后,对这里的 Nasi Tumpang 念念不忘,还再度回來这里回味美食。
文章標籤

风城浪子悠游天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于 Khao Jam Mea Thong 的青叶饭享誉盛名,大家往往会忽略了另一道传统保健美食 "Khao Tum" ,马來语称为"Nasi Air" ,中文应该叫作"汤饭"。
        Nasi Air 流行于吉兰丹及登嘉楼,大概还是受到了泰裔饮食文化的影响。由于 Nasi Air 长得很太像粥 Bubur 了,所以许多人误以为它就是粥,甚至有些餐厅也煮粥当作 Nasi Air 來售卖。
         依据传统的烹煮程序,Nasi Air 的饭与汤水必须分开烹煮好,要吃时才加汤再加上配料、醤料;不像 Bubur 粥是米及其他食材一锅煮熟。
         所以 Nasi Air 备制可以分成三部份。
         首先是饭的部份。最普通的是煮饭时加多一点水,把饭煮成软绵绵浓稠状即可。讲究一点的话加上香茅、姜片、香料的叶子,也煮米成浓稠状。要求再高的可以先煮一锅肉骨高汤,取汤汁把米煮浓稠状。
文章標籤

风城浪子悠游天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行佛寺旁有一间 Khao Jam Mea Thong 的小店,售卖著名的吉兰丹饭食 "Khao Jam" 。Khao Jam 来自于泰语,Khao 是指“饭”,而 Jam 则是类似参杂蔬菜、配料的意思,像是 Salad 混着饭一起吃。由于混有多种草药青叶,华人多称它为"青叶饭"。
    Khao Jam 这种菜饭混合草药的吃法,令人想起了客家特色美食"擂茶",但 Khao Jam 的制作更加复杂。
   首先,Khao Jam "饭"的部份,用了很多种草叶来烹煮,标准的用叶量要40几种,非常讲究的要用了上百多种草叶烹制,即使用叶量少的基本上也要20种,于是煮出來的饭是青绿色的。由于草药的种类太多,又没有硬性规定要那些草叶,一般家庭多有自己偏好的配方,于是煮出來的味道也许家家都不相同。一般常用的草药有咖哩叶、九层塔、姜叶、香蕉叶、崩大碗、柠檬叶、酸柑叶、薄荷叶、麻疯柑叶、班兰叶、栳叶等,首先采用具有特殊香味的叶子,其次采取具有特殊功效的草药,饭煮熟了自然染上青草药的颜色。
    其次,煮出來的青叶饭还要搭配多种不同食材才能上桌。食材都切成丝状、碎粒,有香茅、叻沙叶(Daun Kesom)、 姜花、 黄瓜、洋葱、长豆、腌制过的嫩姜、芒果、黄梨、香菜、豆芽等等。另外还有特別配制的糖炒椰丝碎、炸鱼肉碎。
文章標籤

风城浪子悠游天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吉兰丹当地的美食明显受到泰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就像我们在 PK Corner 吃的这一道" 芒果糯米饭",在泰国的酒店餐厅、市井小巷几乎都可以找得到。用新鲜水果入菜,烹饪美食,原本便是泰式美食的特色之一。芒果糯米饭虽说是饭食,更多时候却是以甜点的方式呈现在餐桌上,成为正餐前后诱人的点心。
        別小看这简单的小吃,糯米的烹煮备制可着实费功夫。先把糯米洗浄后浸泡 4-6 个小时,沥干后用纱布包着隔水蒸熟 (约45分钟)。蒸好后把米饭倒入碗內,趁热加入混了糖盐的椰醤汁,盖好放置半小时以上。吃的时候浇淋一些椰醤汁,旁边摆上新鲜的芒果切片,再洒些小玉米脆粒,便是一道洋溢着热带风味的甜品。
        二月正是芒果盛产的季节,新鲜多汁黄澄澄的芒果,配上糯软Q滑的白色米饭,真是赏心悅目;糯米饭吃在口中甜中带咸,混合芒果肉十分鲜甜爽口,渗入椰醤的奶香四处流窜,唇齿间不经意咬到的香脆玉米,让满口喜滋滋的幸福感甜而不腻。
文章標籤

风城浪子悠游天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到哥打巴鲁,你一定要尝一尝位于Jalan Pos Office Lama首都茶室Restoran Capital的 Nasi Dagang。首都茶室是一间华人经营的传统咖啡店,这里提供咖啡、茶水、烤面包、糕点等简单的早餐。简约怀旧的咖啡店一角有一个售卖Nasi Dagang的档口,前面站着不少人等着购卖 Nasi Dagang,早上七点开始营业,常因顾客太多,十点多就卖完收档。所以我们起床后,迫不及待地把熟睡中的阳阳放入婴孩车,推來这儿吃早餐。
         Nasi Dagang 是马來半岛东海岸的传统民间特色饭食,除了吉兰丹、登嘉楼及彭亨关丹,其他地区很难看见。”dagang”一字原意是”贸易"或”商业”,一般认为以前售卖 Nasi Dagang 的小贩没有固定摊位,往來流动如商人买卖一般,故称此饭食为 Nasi Dagang。
文章標籤

风城浪子悠游天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哥打巴鲁有一条被命名为 "唐人街 " 的哥本苏丹街 Jalan Kebum Sultan ,这里有不少华人餐厅,海鲜餐馆、肉骨茶店、烧腊饭店、中式煮炒铺遍布整条街。这里还有一个挺大的哥本苏丹华人小贩中心 Medan Selera Kebun Sultan ,我们在这里吃了热腾腾的鱼粥、泰式猪脚饭。吉兰丹州虽然是伊斯兰党执政州,但是占有极少数的华人们还是可以在餐厅里大大方方的吃猪肉。

    哥打巴鲁地埋位置与泰国相邻,又曾经被暹罗王国统治过,所以饮食文化明显受到泰国的影响,就像这道泰式猪脚饭。

    追溯起猪脚烹饪的源头,它原来也是华人的传统美食,是当年从中国南迁到泰国的潮州人带去的一道家乡菜。现在在泰国大街小巷、商场食阁也可以品尝到它。在哥打巴鲁的泰式猪脚和其他马来西亚华人地区流行的猪脚醋味道明显不同。

文章標籤

风城浪子悠游天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吉兰丹州的第一餐,必需介绍另一道令人难忘的饭肴 - 鱼肉椰丝酿鱼饭 Nasi Ikan Solok。

    在 Muatira Corner 餐室,原本只是想点一尾煎鱼,好让小阳阳下饭。饭肴上桌时自己先尝一小口,这鱼肉本身带点辣!并不适合怕辣的小孩吃。口感不似咀嚼普通的鱼肉纤维,绵细的 肉中带点脆韧的细筋,而且鱼腥味被几种辛香味调和而觉察不出来。当时的感觉是吃到了假鱼,似鱼又非鱼的滋味。

    仔细一看,这半截鱼还长得又丑又怪,鱼头像是嵌入被压碾过的自己的身体,连鱼皮都分家缺块。问一问 Muatira Corner 餐室的店员,才知道这鱼叫 Ikan Solok (酿鱼)。酿豆腐、酿茄子、酿辣椒等用鱼浆或猪肉酿制的食物,我们都吃多了,但是鱼浆酿鱼还是第一回吃。

文章標籤

风城浪子悠游天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吉兰丹州的许多美食,多和米饭有关。"米饭"虽说作为全球一半人口的主要粮食,但在丰富多样又色香味俱全的主菜面前,已白白沦为毫不起眼的平凡角色。但在 吉兰丹人的廚房、餐桌上,米饭仍被尊为主位,其他混搭的配料,只作绿叶陪衬,不抢米饭作为主粮的风采,连餐食的名称都不忘加上 "Nasi" 一词,如:Nasi Tumpang 、Nasi Dagang 、Nasi Kerabu 、Nasi Minyak 等等。   

        我们在吉兰丹州吃了许多烹调不同又独具风味的米饭,深刻体会了丹州人在米饭上所下的功夫,绝对不仅仅是一碗米饭那么简单。第一餐吃的是 "隆邦饭" Nasi Tumpang,现在便先介绍这道造型独特的传统马来古饭食吧!

文章標籤

风城浪子悠游天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