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阳市的享用了早餐后,便坐长途客运车往少林寺去.在车站等了很长一段时间,行车约二个小时,车子一路上都上乘客,想把车子挤得满满的。沿途是乡村小路,到了少林寺景区,已是中午时分了。
    少林寺景区不接受大学生学生票,而且景区管理人把十几个景区捆绑在一起,每票要价100元。(2007年大学生却可享用学生票)少林寺景区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二祖庵、达摩洞、十方禅院、武术馆、嵩山等主要旅游景点。
    进入景区,可以步行到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二祖庵、达摩洞、十方禅院、武术馆等,但时间所限,可以坐电瓶车到少林寺常住院、塔林,用索道上二祖庵、嵩山。
    景区内尚有几间武术学院,很多小孩从小便到这里来学武术。
    少林寺常住院是少林寺的核心,是主持和尚和执事僧进行佛事活动的地方,总面积三万多平方米,为七进建筑。
    少林寺山门很像卡通西游记里孙悟空变成的寺庙。门上的匾额已不是清康熙皇帝亲书的那一个,现在是普通商业用途似的金字招牌。里头纯属旅游胜地,已不是清静之地。


13 少林寺山门    
       山门殿佛龛中供奉的是大肚弥勒佛又称迎宾佛,山门殿佛龛后面供奉的是韦驮菩萨,人称护法金刚,它手持金刚宝杵,保护寺院佛、法、僧三宝的安全。


15 少林寺碑林     
    山门甬道两侧有多品碑刻,人称少林寺碑林,这些都是唐宋以来的著名原始碑刻。碑林东侧是慈云堂旧址,现为少林寺碑廊,它不仅记载着寺院的兴衰状况,而且在历史、雕刻、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少林寺碑林和碑廊共计有碑刻108通。

17 少林寺的松树  
    少林寺的松树有一个个的窟窿,原来说是少林寺僧人练功时,用手指戳入树斡,所留下的孔印。想想也太不应该了,真可是千年古松,罪过罪过!关于这里的银杏树树,还有一说:银杏树,要雌树和雄树长在一起才会结果。

 

21 四大金刚  

    天王殿是第二进建筑,天王殿的原建筑于1928年被烧毁。这是1982年重修的,殿门外的两大金刚,传为“哼”、“哈”二将,职责是守护佛法。大殿内侧塑的是四大天王,又称四大金刚,它们的职责是视察众生的善恶行为,扶危济困、降福人间。人们根据四大天王的组合特点,寓意“风调雨顺”。

 

24 大雄宝殿  

     我们到了第三进建筑。大雄宝殿是全寺的中心建筑,是僧人进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该殿和天王殿一样在1928年被军阀石友三烧毁。这是1985年重建的。该殿是面阔五 间的重檐歇山式建筑。殿内正中供奉的为现世佛----释迦牟尼如来佛,左为过去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为未来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 弥陀佛,殿内东西山墙悬塑的是十八罗汉,屏墙后壁悬塑的是观世音。少林寺大雄宝殿与其它寺院大雄宝殿的不同之处在于这里的三世佛左右各塑有站像达摩祖师和 被称为少林寺棍术创始人的紧那罗王。另外,在该殿中间有两根大柱下还有麒麟雕像,预示了禅宗佛教是完全汉化的中国式的佛教。


26 钟楼  
    大雄宝殿前两侧的建筑为钟、鼓二楼,东南为钟楼,西南为鼓楼,原建筑毁于1928年的兵火,1994年进行了重修,它们是寺院的固定建筑。我们常说的“晨钟暮鼓”是寺僧起居和进行佛事活动的一种信号。
 25 鼓楼  

  大雄宝殿东侧的殿宇是紧那罗殿,重建于1982年,内塑的紧那罗王是少林寺特有的护法神。这里展示了紧那罗王的报身、法身、应身三种不同的形象。


  大雄宝殿西侧与紧那罗殿相对的是六祖堂。是1982年重建的,殿内正面供奉的是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两侧供奉 的是禅宗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人称六祖拜观音。六祖堂的西壁是大型彩塑“达摩只履西归图”。

27 藏经阁  

     再来是藏经阁,又名法堂,明代所建,毁于1928年,1994年重建,它是寺僧藏经说法的场所。内供少林寺的一位缅甸国弟子于1996年揖赠的汉白玉卧佛 像一尊。在藏经阁月台下有一口大铁锅,是明代万历年铸造的,据说是当时少林寺和尚用来炒菜用的小锅,从这口锅内可以想象到少林寺复当时的昌盛与繁荣。

  藏经阁东西两厢分别是东禅堂、西客堂,东禅堂是供僧人坐禅的地方,西客堂现为接待宾客的场所。

29 方丈室  

  再入内是方丈室,方丈室是少林寺住持僧(也就是方丈)起居、生活、理事的地方。乾隆十五年九月二十九日,乾隆游历嵩山时曾在此住宿。方丈室门口东侧的钟为元代铸造,此钟只能在遇到紧急情况下方可击之,起报警作用。

 

34 立雪亭  

  第六进建筑是达摩亭,又称立雪亭。殿内神龛中供奉的是铜质达摩坐像,两侧分别是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殿内悬挂的“雪印心珠”四字乃乾隆 皇帝御题。
达摩亭东侧的为文殊殿,殿内供奉的是文殊菩萨。

 

36 千佛殿 37 千佛殿  

    最后是少林寺最高的大殿,当然也是最珍贵的殿堂千佛殿 千佛殿是明朝建造的,是少林寺院的最后一座建筑,又名毗卢阁,殿高20余米,面积300余平方米,是寺内的最大佛殿,殿内神龛中供奉的 是毗卢佛(即释迦牟尼佛的法身)神龛上悬挂的“法印高提”匾额是清乾隆皇帝御书,殿内东、西北、三面墙壁上是明代绘制的500罗汉朝毗卢大型彩画,出自明 代无名画家之手画意精美,设计大胆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我们往地上看,殿内砖铺底面上有4排48个站桩坑,他们是历年少林寺僧练拳习武的脚坑遗址,从这些脚坑我们可见少林功夫非同一般。

 

38 观音殿  

  千佛殿东面是观音殿又名锤谱殿,殿内供奉白衣大士,即观音菩萨。殿内墙壁上是清中晚期绘制的少林寺拳谱。

  千佛殿西面是地藏殿,殿中间供奉的是地藏王,站在地藏王南侧的为答辩长老,北侧的为道明和尚,殿内南北两面墙壁绘制的是“十殿阎君”,西面墙壁绘制的是“二十四孝图”。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少林寺
    全站熱搜

    风城浪子悠游天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